8月6日至10日,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赴张家口开展送医送药送科技活动。在往返行程1600余公里的行程中,志愿者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续写助力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
正如省委省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力红在康保县二号卜乡八大股村入户走访时所言:“劳动模范是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时代的楷模。工会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动员更多劳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带动贫困群众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医疗专家为群众义诊
脱贫攻坚,不能落下“健康”这堂课
激烈的吃瓜比赛,热闹喜庆的大秧歌,火爆异常的送医送药,田间地头的农业种植指导……8月8日,康保县二号卜乡八大股村,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的到来和首届西香瓜采摘节及吃瓜比赛相得益彰,让这个偏远的坝上村庄与过年相差无几。
二号卜乡八大股村地处张家口地区最北部,区位环境闭塞、人口老龄化严重,“房堵窗、户封门、村里见不到年轻人”是村子的常态,加之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留守老人、儿童看病难情况日益凸显。张力红深入该村现场调度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对省直工会组织劳模志愿服务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救助、农业技术指导为主的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义诊现场,“河北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的条幅格外醒目。来自省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们坐在桌椅前,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专科一字排开,测血压仪器、测血糖仪等医疗检测设备一应俱全。“腰、腿、后背经常疼痛,心塞的毛病也好长时间了……”71岁的杨秀向医生介绍着自己的症状。“来,向前一点,说话慢一点。我先给你听听……”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医学博士耿彦平耐心地与老人交流、诊断。“您的腰、腿疼,和年轻时候过度劳累有关,加之坝上地区的气温常年偏低,想要治愈难度较大。心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之前去医院看过吗……”老人无奈地摇了头。随后,耿彦平针对老人的病情开了药,并嘱咐老人要加强锻炼,以后少盐、素食。
74岁的谭启露老人,担任村书记期间带领村民努力奔走在脱贫的道路上,如今因脑梗瘫痪在家十余年。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张力红及省委省直工委副书记张丽平的带领下,医疗专家来到谭启露的家里,坐在炕头为其进行诊断。“血压210/91,太高了,要特别注意”、“心电图正常”、“手臂、小腿偏瘦,功能退化”……在进行一番检查后,医疗专家向其老伴详细讲解了病情的治疗和恢复注意事项,并给老人赠送了一部分常用药。诊疗期间,张力红不时叮嘱驻村工作队,要重点关注患重大疾病的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想方设法减轻他们负担,争取早日实现稳定脱贫。临走时,谭启露的老伴紧紧握住专家的手,激动地说:“真没想到省城的专家能上门为老伴看病,谢谢!太谢谢啦!”
8月6日至10日义诊期间,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通过集中义诊和入户巡诊的方式先后深入到康保镇道尹地北村、土城子镇大盐淖村、二号卜乡八大股村、张纪镇东骨头淖村、张纪镇北郝家营村5个重点扶贫村,为1400余名群众开展了医疗扶贫救助活动,并赠送了5箱2万余元的日常药品。每到一地,医疗专家们都详细询问前来应诊村民的病史、了解病情、量血压、测血糖,开具治疗处方、免费发放药品,还热情周到地给所有患者讲解各自的注意事项,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常识,帮助村民认知和掌握了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技能。
坝上地区,常年气温较低,而村民多数口味较重,摄入蔬菜偏少,又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普遍没有体检的习惯,因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腰腿痛、关节炎、肺部疾病高发。此次活动,省人民医院派出了工会副主席高爱萍带队,由神经内二科冯亚青、内分泌科吕秀芹、心脏内三科耿彦平组成的专家,涵盖50后、60后、70后、80后,为群众进行了测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义诊等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圆满完成了省直劳模助力攻坚扶贫志愿服务任务。她们纷纷表示,将以力所能及的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全省脱贫攻坚贡献医疗工作者的力量。

农技专家与种植大户、贫困户座谈把脉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也难以持续。
助力脱贫壮大“产业”首当其冲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也难以持续。
白金是康保县康保镇道尹北地村的一般贫困户,家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流转了,还养了几只羊,但由于常年生病,日子过得很拮据。“自留地种的小麦、莜麦是靠天吃饭,年景好的时候勉强够吃,养羊挣的钱还不够医药费呢。”白金说。
此次活动,除医疗专家组走村串户义诊外,由省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兰,省直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戴素英带队的农业技术专家组,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提供农作物种植技术现场指导。
“这是我们引来的苜蓿种植项目,可惜技术不过关。”扒开杂草,几株弱弱的苜蓿露了出来,道尹北地村主任张福义有点不好意思。他介绍,村里搞特色种植业流转了162亩的土地,起初苜蓿出苗率非常好,但后期的技术服务跟不上,加之雨水、气温等各方面原因,杂草完全掩盖了苜蓿,只能作为优质牧草喂牲口了。两位专家在实地查看情况后建议,坝上地区应该依据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在特色农业种植上下功夫。而针对二号卜乡八大股村李永贵种植西瓜产量低等问题,专家建议他搞好嫁接,既可以防治枯萎病,又可以增加西瓜产量。
此次活动,农技专家们不仅为当地群众讲解蔬菜、瓜果种植常识,还实地察看了5个村的向日葵、莜麦、西瓜等产业化种植基地,现场为群众解决农业种植难题。每到一地,专家们都给村民们留下联系方式,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困难群众的联系。“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市场销售价格偏低,缺乏有力的市场组织管理体系,效益上不去。”在走访种植大户和部分贫困种植户的基础上,两位农业专家道出了问题根源。他们建议,根据当地林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起伏有致,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农产品具有药食同源医疗保健效果好的突出特点,建议做好发展规划,将农业绿色生产、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相结合,多位一体,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挖掘利用农产品价值潜力,组织开拓销售市场,发展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据省直工会主任孙长虹介绍,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由省直各级劳模和先进人物组成。他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结合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合理安排业余时间,选择可做、可行的志愿服务项目,用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以扎实作风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几年来,足迹遍及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的乡镇、山村、社区、工厂,累计行程达几万公里,宣传义诊、送医送药、健康咨询、答疑释惑万余人次,为孤寡老人和儿童赠送食品、学习用具等生活用品,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
“可以说,脱贫攻坚战在哪里打响,哪里就有省直劳模志愿服务队的身影。”谈及此次坝上之行,孙长虹表示,劳模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组织他们成立扶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就是引导劳模立足岗位助力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建功立业,让劳模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扬光大,尽力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后我们将组织更多的劳模走向基层,走到一线职工身边,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劳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